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18 点击次数:178
近期,美联储公布年报,显示已连续两年累计亏损近 2000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1.4 万亿),引发全球金融界高度关注。这一状况促使市场纷纷猜测,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否将迎来重大调整,尤其是降息举措。
回溯 2020 年,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,美联储为稳定局势,开启大规模货币宽松,大量购入低息国债和房地产证券,扩充资产负债表,向市场注入流动性。但之后为抑制高通胀,美联储激进加息,联邦基金利率飙升至 5.5%。这导致之前购入的低息资产持有成本陡增,如原本支付 2% - 3% 利息的万亿债券,现需向银行等支付 5.5% 票面利率,收支严重倒挂,美联储由此陷入巨额亏损。
美联储亏损引发一系列难题。一方面,无法再向美国财政部上缴利润,切断了政府的重要资金流入,造成财政收入缺口。另一方面,政府只能增发国债填补窟窿,这使得债务负担加重,财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。若美联储长期无法扭亏,美国财政缺口还会持续扩大,影响公共服务投入,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稳定性的担忧,冲击美元国际地位。
鉴于这些困境,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可能在为降息释放信号。尽管美联储肩负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的双重使命,不能贸然降息,但目前美国就业市场表现良好,通胀也在前期加息作用下有所缓和。在此形势下,结合美联储已公布的巨额亏损,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美联储或将实施两到三次降息。而且,2025 年第一季度尚未结束,美联储就公布亏损数据,更让市场坚信今年降息幅度可能超预期,若达 75 个基点,联邦基金利率将大幅下降,经济与金融市场将迎来新一轮调整。
不过,美联储降息决策需综合考量贸易局势、地缘政治风险、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等复杂因素。其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已在金融市场激起波澜,降息预期暗流涌动。未来,全球投资者将紧盯美联储动态,期待从中洞察经济与金融走向的关键线索。